席慕容,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。她集畫家、詩人、散文家於一身,因此作品“詩中畫,畫中詩”。最新散文集《給我一個島》,是小島上泊岸之心的內在抒情,草木花徑間的青春短歌,向人們展現出心靈深處的呼喚與回歸。
  從1989年到1996年的7年歲月,化作了席慕容口中自己生命的“黃金時期”。從此她的文筆不在只限於香港、歐美的求學生涯,不在困於臺灣那溫暖的生活。她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蒙古草原,所有的悲喜觸動都是從前難以想象的。而心境的變化使內心不再漂泊,有了真正可以靠岸的小島;眼界不再狹促,有了遠眺四方的天地。她有了一份真,使得她的散文更加溫順平和。她用真誠的文字記錄下種種心情,是詰問,也是反省;是記錄,也是整理。讀來有一股濃得化不開的詩意。
  席慕蓉的文字雋永、寫意,沒有犀利的批判,沒有驚人的聰明,多是溫和的內心和安寧的情緒,給人帶來安慰、幸福的期待。不管是《暑假,暑假》所寫的那戀戀不捨的母女親情,還是《十字路口》中對青春流逝的感傷,抑或是《關山月》中記下的與好友楚戈之間的畫作趣事,都帶有席慕蓉強烈的個人氣質。此刻,席慕蓉寫出了人生的美好與追求,道出了對自然的崇敬,對生命的熱愛與不懈的追求。
  席慕蓉的散文是用愛和憂傷寫成的。她的文字,既有著古樸的韻味,又有著超然的氣質,乾凈透明,是一杯溫熱的清茶,清香撲鼻又沁人心脾。諸如在《透明的哀傷》中,她寫道:“是因為在那樣透明的月光中感覺到自身的有所隱藏嗎?是因為在那樣圓滿的一輪清輝之中感覺到自身的缺失與憾恨嗎?”而在《給我一個島》一文中,她寫:“現在才明白所有的歡樂和自由都必要有一個據點,要有一個島在心裡,在揚帆出發的時候,知道自己隨時可以回來,那樣的旅程才會有真正的快樂。”她筆下的每一塊文字都不飾雕琢,盡訴其心中情懷。儘管她的文章並沒有驚心動魄的力量,卻有一股纏綿的柔韌與執著,又不失力度地觸動人心。
  就像她自己在前言中說的那樣,“在一個島上已經生活得極為踏實了”,但是那份想回到原鄉的思緒“已如高漲的河川,排山倒海奔涌而來,就再也無法抵抗了”。席慕蓉開始用眼睛、用心靈、用文字慢慢往回看,貌似平庸,其實卻藏著很深的見識,歷練成的涵養。
  席慕蓉常說,“繪畫”是她的理想,“詩”是她的痴狂,而“散文”就是她的生活筆記了。這本書中的散文,是她一路走來的生活筆記。也許春花和秋月終究要老,也許游子和離人終究要走,也許淚水與哀傷註定揮散不去,但只要知道有一個島、有一個家在永遠等著自己,心中自然就有了一份平靜。在隔山隔海的臺灣,席慕蓉用真情抒寫了她的生活歷程,雖然詞句並不華麗,但每一個字都是心靈的真切體驗,讓人倍感溫馨。
  (原標題:【最感動我的一本書徵文】心靈深處的呼喚與回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25goetv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